您的位置: 主页 > 嘉宾风采 > 自然科学

李世煇

 2022-06-06 

李世煇,男,1932年4月生于北平市,中国共产党员,志愿军钢铁运输线老战士,立三等功三次,获军功章三枚。

人物经历

1932年,李世煇在北平市出生,幼年时期日寇侵华,颠沛流离的生活,让他意识到学习的可贵。流亡到陕西时,在五六百名考生中,李世煇以第一名的成绩考取了陕西城固县的国立第一中学的公费生。

1949年6月,正读高一的李世煇因学校供给中断而辍学,成为一名修理工。

1949年12月,李世煇所在的汽车团在共产党地下党策动下起义,他光荣地成为了中国人民解放军西南军区后勤部汽车四团的一名汽车兵。

1951年2月,西南军区从汽车四团选调一批司机赴朝作战,李世煇主动报名参战。在志愿军汽车七团任副司机、司机、文化教员、见习材料员、司机班长,经历了严峻的战争考验,荣立三等功三次。

1955年5月,从朝鲜回国,被分配到长沙工程兵预备学校当教员。

1958年10月,调干考入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工程学院(哈军工)。

1963年毕业分配到工程兵第四设计研究院任技术员10年,任工程师15年,和军事工程专业结下了一生的不解之缘。

1969-1973年,参与国防工程项目。

1978年,荣获“全国科学大会奖”。

1980年底,被分配到“坑道工程围岩分类及其在被覆设计中的应用”科研课题组,常驻军内20号工程工地。

1981年,结合课题需要,开始对应用于坑道设计的“典型信息法”工程软件进行自主研发。

1987年,作为“坑道工程围岩分类及其在被覆设计中的应用”主要完成人之一,荣获军队级科技进步一等奖、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1988年7月,奉命以高级工程师职称退休。

1990年,先后被钱伟长先生聘任上海工业大学兼职教授,中国科学院工程地质力学重点实验室聘任客座研究员。

1989年3月-2000年10月,举全家之力筹备,依托原单位举办五期面向全国、全军的“典型信息法应用及理论”讲习班,先后共172个单位、228人参加。

1991年9月-1993年10月,水电成都勘测设计研究院应用典型类比分析法软件,自主解决国际知名的四川二滩水电站导流隧洞工程难题。

1992年10月,获得国务院颁发的“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

1994年,《国际岩石力学与矿业科学学报》刊出李世煇有关二滩水电站导流隧洞等的长篇“技术简讯”。

1994年5月,总参谋部兵种部组织技术鉴定,一致认为:李世煇负责的《坑道工程围岩稳定性分析超前预报智能系统研究》整体上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在“具有专家咨询水平”、“提高效率达百倍”等五个特点方面,居于国际领先地位。

1995年,被评为总参谋部兵种部先进退休干部。

1996年3月,“坑道工程围岩稳定分析超前预报智能系统”获得军队级科技进步一等奖。

2000年12月,总参工程兵第四设计研究院政治部签发《政治工作简报》第14期:《绚丽的余辉——记高级工程师、退休干部李世煇冲击国际科技难题的先进事迹》。

2005年3月26日,清华大学科学哲学与技术哲学沙龙第39期举行,李世煇作了题为“复杂性研究与典型信息法”的学术报告。

2006年7月28日军休所有关党支部为组织编写报道:《生命不息,奋斗不止——记海淀区万寿路干休所退休干部高级工程师李世煇》。

2015年8月,三支冠状动脉完全堵塞,在北京市安贞医院做心脏搭桥手术。

2018年8月,中央电视台第七频道军旅人生栏目,以《李世煇:“80后”老兵报国情》为题,进行了专题报道。 

发表著作

《隧道围岩稳定系统分析——BMP-84程序的应用和理论》,中国铁道出版社,1991年。

《隧道支护设计新论:典型类比分析法应用和理论》,科学出版社,1999年。

《科技原创苦旅》,经济日报出版社,2014年。

《传承·超越》,经济日报出版社,2014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