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善公益促进中心首都大学生夏令营活动"项目系列报道之三:首都大学生夏令营举办首期公益培训讲座。
2017年7月20日下午,"首都大学生繁荣哲学社会科学军旅文化夏令营"组委会在中善公益促进中心的指导帮助下,在河北滦平付家店满族乡代营子村的自建营地成功举办了首期公益培训讲座,中善公益促进中心理事长文若鹏与其部门工作人员翁兴武、陈伟华、马路平等出席了培训活动。
中国社会福利基金会原副理事长兼秘书长、民政部公益专家缪力女士,爱月会计事务所主任、民政部审计专家王丽娟女士分别给夏令营同学们授课。缪力老师从自己两次人生职业选择讲到走上公益事业的经历,从专业角度讲授了非营利性团体的概念和类型、慈善法颁布的意义、基金会的运行原则、公益机构的法人制与决策机制、好公益项目的标准以及公益活动的创新等方面知识。除此之外,缪老师对同学们的心理健康十分关注,她对同学们提出五点期望:希望同学们要成为有追求、有爱心、有意志力、有好奇心、有自控力的青年。她强调同学们要磨练过硬的心理素质,要珍爱生命。她告诫同学们,不管遇到多大的困难和问题,一定做到不轻生。她说,人生沒有过不去的坎儿,闯过了难关,前边就是艳阳天;冬天到了,春天还会远吗?同学们整齐而有力地回答声感染了整个会场。
王丽娟老师结合自身从事公益15年的工作经验,给同学们深入浅出地讲授了非营利组织现状及如何理解公益项目等方面知识。为了加强理解,她还从对非营利组织的误解方面进行了讲述:第一个误解是非营利组织不能有收入,这种说法是不够准确的,这些组织是可以投资的,因为它的运转需要资金,可以从非限定性的经济活动中取得收入。第二个误解是资助者提供资源但不能要求回报,这也是错误的,非营利组织的经济来源包括非交换交易收入和交换交易收入,资助者也是可以要求回报的。第三个误解是捐赠人没有资源所有权。最后,王老师对大学生们语重心长地说:你们将来跨入社会,不要以为自己是大学生就是天之骄子,在看待自己的价值之前,首先要让自己有价值,再来说自己有多大的价值,只有这样才能为社会所认可。
两位专家的精彩授课赢得了现场900多名夏令营大学生们的热烈掌声。(夏令营组委会通讯组 供稿)
原发文时间:2017-07-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