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春三月,注定与一个温暖的名字相约——雷锋。 60年前,毛泽东同志发出号召:“向雷锋同志学习”。 2023年2月,在学雷锋纪念日到来前夕,习近平总书记作出重要指示强调,60年来,学雷锋活动在全国持续深入开展,雷锋的名字家喻户晓,雷锋的事迹深入人心,雷锋精神滋养着一代代中华儿女的心灵。实践证明,无论时代如何变迁,雷锋精神永不过时。 一名普通的共产党员,标注了一个时代的精神高度;一种群众性活动,影响着一个时代的社会风尚。 光阴流逝,雷锋形象在人们心中从未远去;时代变迁,雷锋精神在岁月长河里永远闪亮。雷锋,是我们永恒的精神旗帜。
“雷锋是时代的楷模,雷锋精神是永恒的”
辽宁抚顺,浑河南岸,翠柏环绕的雷锋墓显得格外庄严肃穆。 2018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专程来到抚顺市雷锋纪念馆,参观雷锋生平和事迹展。在雷锋的手迹、遗物、照片等展品前,总书记不时驻足观看,话语饱含深情:“积小善为大善,善莫大焉,这和我们党‘为人民服务’、‘做人民勤务员’是一脉相承的。我们要见贤思齐,把雷锋精神代代传承下去。” 雷锋,一个普通战士,生命的长度只有22年,却镌刻在亿万人民的精神生活中;雷锋,又是永恒的革命战士,看似平凡的人生实践,却铸就了跨越时空的精神坐标—— 老式绿皮车厢里,一个年轻士兵像乘务员一样跑上跑下。人民群众称赞说:“雷锋出差一千里,好事做了一火车”。他留下的日记中,无论是“一滴水”的认知还是“螺丝钉”的感悟,质朴的思考触动人们共同探寻人生的意义。银幕上光影流转,讲述着他对生活的体会与对人民的深情,令人们收获感动,汲取着精神与大爱。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雷锋是时代的楷模,雷锋精神是永恒的。永恒,意味着永不过时、历久弥新。 60年来,学雷锋活动蓬勃开展、持续深入,雷锋精神广为弘扬、赓续传承,激励着一代又一代人忠诚于党、奉献祖国、服务人民。在雷锋的年代,面对翻天覆地的变革,雷锋一心为公、无私奉献的精神承载着新社会价值观,汇聚起最为广泛的共鸣。在风云激荡的改革开放年代,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新征程上,具体的时代环境变了,但我们为之奋斗的共同理想和目标矢志不渝,我们肩负的崇高使命和责任一以贯之。
崇尚雷锋精神,习近平总书记这份情怀一以贯之—— 1989年8月底,时任福建省宁德地委书记的习近平打破常规,率地委、行署班子成员,各县(市)委书记及地直机关部门负责人,举办一期地委学习中心组读书班。读书班小结时,习近平提醒大家,我们应当有一种雷锋的“钉子”精神,挤时间学习,争分夺秒地学习。 1990年5月,在即将走上新的工作岗位之际,习近平同志在向宁德地直机关领导干部的临别赠言中仍不忘强调,“进一步把学雷锋树新风的活动深入持久地开展下去,以达到净化社会风气的目的”。 浙江工作期间,在习近平同志所著的《之江新语》中,有一段文字谈及雷锋精神对于广大党员做到情为民所系的重要意义:“要学习雷锋同志的幸福感。他虽然只活了二十二年,但他说:‘什么是幸福?为人民服务是最大的幸福。’”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站在弘扬民族精神的高度,在不同时间、不同地点、不同场合深刻阐述雷锋精神,回答了新时代为什么学雷锋、怎样学雷锋的重要课题。 2014年3月,习近平总书记来到河南兰考,在参加兰考县委常委扩大会议时强调,“生命有限,很多英雄模范人物崇高精神的形成过程也是有限的,但形成了一种宝贵精神财富,是一个永恒的定格。焦裕禄精神,同井冈山精神、延安精神、雷锋精神、红旗渠精神等都是共存的。任何一个民族都需要有这样的精神构成其强大精神力量,这样的精神无论时代发展到哪一步都不会过时”。 如何让雷锋精神在新时代绽放出新光芒,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谆谆教导—— 勉励广大志愿者,希望广大志愿者、志愿服务组织、志愿服务工作者立足新时代、展现新作为,“继续以实际行动书写新时代的雷锋故事”。 聚焦中国青年,提出“要倡导社会文明新风,带头学雷锋,积极参加志愿服务,主动承担社会责任,热诚关爱他人,多做扶贫济困、扶弱助残的实事好事,以实际行动促进社会进步”。 新时代雷锋精神薪火相传、生生不息,习近平总书记既重言传,更重身教。 “你们这么大岁数,身体还不错。你们别站着了,到我边上坐下。”2017年11月17日,在同全国精神文明建设表彰大会与会代表合影时,看到黄旭华和黄大发两位代表年事已高,习近平总书记关切地请他们坐在自己身边,用实际行动诠释出积小善为大善的社会风尚,暖人心窝的话语举动传为佳话。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需要更多雷锋这样的时代楷模。翻开共和国的日历,细细体味那些影响过时代和社会的一个个姓名,我们发现,雷锋精神何止系于雷锋一人,更是共和国一代代建设者薪火相传的精神谱系。 正是在一代又一代“雷锋”传棒接力的道路上,中华民族的精神力量抵达了一个又一个时代高点。
“正是我们民族精神的最好写照”
“学习雷锋好榜样,忠于革命忠于党……”一首《学习雷锋好榜样》的歌曲传唱至今。以一心一意跟党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为核心的雷锋精神刻入中国人的心中,为一代代人崇敬和追随。 雷锋精神内涵丰富,最为重要的就是热爱党、热爱祖国、热爱社会主义的崇高理想和坚定信念—— 辽宁抚顺是雷锋的第二故乡,在抚顺市雷锋纪念馆里,一张照片格外醒目——雷锋穿着整齐军装坐在案前,身旁的指导员高士祥侧身望向他,两人一起拿着一份中国共产党入党志愿书。 对共产主义的信念,扎根心田、融入血脉。1960年11月8日,穿上军装刚刚10个月的雷锋加入中国共产党。当天,他在日记中这样写道:“我是一个共产党员,人民的勤务员。为了全人类的自由、解放、幸福,哪怕高山、大海、巨川。为了党和人民的事业,就是入火海进刀山,我甘心情愿,头断骨粉,身红心赤,永远不变。” “我就是长着一个心眼:我一心向着党,向着社会主义,向着共产主义”,“为了党,我愿洒尽鲜血,永不变心”,“当党和人民需要我的时候,我愿意献出自己的一切”……正是因为对共产主义的信仰坚如磐石,雷锋从一个孤儿成长为自觉的共产主义战士,忠诚担当,无怨无悔。 人的一生如何度过?生命的意义是什么?雷锋以年轻的生命作出回答:“人的生命是有限的,可是为人民服务是无限的。我要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的为人民服务之中去。” 他把帮助别人当作自己最大的快乐,时刻践行着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他辅导孩子们做功课,带领孩子们创建节约箱、储蓄箱、针线包“三件宝”;他帮助战友洗衣服、缝被褥;他生活节俭,省下的钱用来帮助受灾群众和家庭困难的战友;他常常利用节假日和休息时间到部队驻地附近为群众做好事…… 1962年8月10日,雷锋去世前5天,他在生前最后一篇日记中写道:“今后,我要更加热爱人民和尊敬人民,永远做群众的小学生,做人民的勤务员。”从此,有限的生命在为人民服务的无限事业中得到永生。 “做一颗永不生锈的螺丝钉”,雷锋日记中的这句话,激励着无数人坚守岗位、默默奉献—— “(我)决心做个好农民,争取驾起拖拉机,耕耘祖国大地,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将来,如果祖国需要,我就去做个好工人,为我国的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出把力。将来,如果祖国需要,我就参军做个好战士……”这是1956年,雷锋在小学毕业典礼上慷慨激昂的发言。 一番话有预见性地描绘了雷锋的一生。从好农民、好工人到好战士,雷锋干一行爱一行、专一行精一行: 在湖南省望城县参加农业生产时,他是县里第一个拖拉机手。到辽宁鞍山做工人时,他多次被评为红旗手、先进工作者和标兵,出席了鞍山市青年社会主义建设积极分子代表大会。入伍不到三年,他荣立了二等功一次,三等功两次,被评为五好战士、节约标兵。凡做一事,必忠一事。雷锋以高度的敬业精神和责任意识,出色完成各项任务,真正做到了像一颗螺丝钉,拧在哪里,就在哪里闪闪发光。 以坚定理想信念为根本支撑,蕴含着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的一片赤诚。以人民至上为价值取向,把服务人民、助人为乐当作最大幸福。以敬业奉献为不变信条,专心致志于一行一业。以艰苦奋斗为人生品格,崇尚勤俭节约,彰显优良传统……雷锋精神传承了中华民族的优良品德,彰显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精髓要义,是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对弘扬雷锋精神作出一系列重要论述,点亮民族精神的天空—— 2013年3月6日,在参加十二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辽宁代表团审议时,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雷锋、郭明义、罗阳身上所具有的信念的能量、大爱的胸怀、忘我的精神、进取的锐气,正是我们民族精神的最好写照,他们都是我们‘民族的脊梁’。要充分发挥各方面英模人物的榜样作用,大力激发社会正能量,为实现‘中国梦’提供强大精神动力”。 人无精神则不立,国无精神则不强。唯有精神上站得住、站得稳,一个民族才能在历史洪流中屹立不倒、挺立潮头。从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抗战精神,到大庆精神、雷锋精神、“两弹一星”精神,再到抗震救灾精神、伟大抗疫精神、脱贫攻坚精神……中国共产党在长期奋斗中,不断弘扬伟大建党精神,构建起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谱系。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党的伟大精神和光荣传统是我们的宝贵精神财富,是激励我们奋勇前进的强大精神动力”。 英雄功勋,永载史册。伟大精神,彪炳千秋。精神之火绵延不绝,是一百多年来共产党人信仰的传承,是我们勇往直前的力量之源。
“把雷锋精神代代传承下去”
“我们既要学习雷锋的精神,也要学习雷锋的做法,把崇高理想信念和道德品质追求转化为具体行动,体现在平凡的工作生活中,作出自己应有的贡献,把雷锋精神代代传承下去。”2018年,在辽宁抚顺考察期间,习近平总书记向雷锋墓敬献花篮,向全社会发出有力号召。 雷锋精神践行者如雨后春笋,不断在社会涌现。他们的实践、传承,让雷锋精神更加熠熠生辉。 无私奉献、助人为乐,做志愿服务的一束光—— 2023年1月22日,大年初一,辽宁省大连市的街头,一群的哥的姐手持笤帚和铁锹,热火朝天清运路面上的鞭炮垃圾。他们都是来自“郭明义爱心团队”分队的志愿者。在全国,有1000多支这样的分队,成员达200多万人,以实际行动弘扬无私奉献精神。
2014年学雷锋纪念日到来之际,习近平总书记给“郭明义爱心团队”回信,希望大家“努力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积极向上向善,从‘赠人玫瑰、手有余香’中感受善的力量,以实际行动书写新时代的雷锋故事,为实现中国梦有一分热发一分光”。 新时代,无数平凡的奉献者用自己的爱心和热情,汇聚起雷锋精神的暖流,使得无私奉献、助人为乐的善举在全国各地蔚然成风。 在天津,白方礼老人决定靠蹬三轮车资助贫困生,在近20年的时间里,圆了300多个孩子的上学梦。 在河南郑州,出租车司机丁云新牵头成立郑州“的士雷锋车队”,每天穿梭在大街小巷,义务服务群众10万余人次。 在河北石家庄,年过80的“雷锋奶奶” 靳国芳在退休后为社区居民服务30年,成立政策法律宣传、环境卫生、空巢老人帮扶等11支服务队……平凡力量,温暖你我;涓涓细流,汇成江海。 雷锋精神,人人可学;奉献爱心,处处可为。积小善为大善,善莫大焉。当有人需要帮助时,大家搭把手、出份力,社会将变得更加美好。 恪尽职守、吃苦耐劳,做爱岗敬业的螺丝钉—— 2023年的春节,“敦煌的女儿”樊锦诗依旧选择留在了敦煌莫高窟。 深居大漠50余年,84岁的樊锦诗用数字化让莫高窟实现“青春永驻”,却把自己最好的青春芳华献给了这里。 择一事业,终此一生。 “要做艰苦奋斗、无私奉献的模范,带头站稳人民立场,脚踏实地、求真务实,吃苦在前、享受在后,甘于做一颗永不生锈的螺丝钉”。2022年5月10日,在庆祝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成立100周年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引用了“螺丝钉”的比喻指引广大青年追求进步。
大道至简,最崇高的精神往往孕育在最平凡的事业当中。 新时代,学雷锋活动不断拓展内容、创新形式、丰富载体,涌现出一批又一批雷锋式先进集体和模范人物,为新时代伟大变革注入不竭精神动力—— 2023年3月,中宣部命名第八批全国学雷锋活动示范点和岗位学雷锋标兵各50个。 这些“雷锋式”先进典型,主要来自企业、农村、机关、学校、社区、医院、部队等基层一线,覆盖了各行各业、各个领域、各条战线。他们立足本职、建功岗位,自觉践行雷锋精神,在平凡的工作中作出了不平凡的业绩和贡献,以实际行动书写新时代的雷锋故事,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生动践行者,在培育时代新风新貌、推动新时代公民道德建设方面发挥了良好的示范带动作用。 新时代,学雷锋活动要不断深刻把握雷锋精神的时代内涵和实践要求,引导党员、干部、群众树立崇高理想追求,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激发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巨大热情,更加坚定拥护“两个确立”、坚决做到“两个维护”,自觉把个人追求融入为党和人民事业奋斗中,为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添砖加瓦。 一砖一瓦,砌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大厦;一点一滴,创造人民幸福生活的画卷。 2018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在辽宁抚顺市雷锋纪念馆参观时指出:“如果13亿多中国人、8900多万党员、400多万党组织都能学习雷锋精神,都能在自己的岗位上做一颗永不生锈的螺丝钉,我们的凝聚力、战斗力将无比强大,我们将无往而不胜。” 代代相传、历久弥新,播撒雷锋精神的种子—— “雷锋!” “到!” 如今,“雷锋连”每天晚点名,第一个依旧呼点的是雷锋,由全连官兵齐声应答,这样的仪式,已坚持半个多世纪。 “雷锋精神是永恒的,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生动体现”,“你们要做雷锋精神的种子,把雷锋精神广播在祖国大地上”。习近平总书记对“雷锋连”谆谆嘱托。 身在“雷锋连”,官兵们时刻感到雷锋就在身边,始终以雷锋为榜样;从连队走出去,近千名官兵在各个岗位上自觉践行雷锋精神,已有几十人成为行业标兵,百余人成为当地学雷锋带头人。 每逢过节,雷锋的老战友乔安山家里都要给雷锋留一副碗筷;每年清明节,一家人一起去祭扫雷锋墓。 乔安山立下家规:“一事之前想雷锋,一事之中做雷锋,一事之后比雷锋,一生一世学雷锋。”在他的带动下,一家八口,祖孙三代,组成了家庭版的“雷锋班”,以实际行动践行雷锋精神。 2019年,雷锋学院在抚顺揭牌成立,乔安山的孙女乔婷娇从北京回到这里工作,在纪念馆内雷锋的塑像前暗下决心:“要把讲雷锋、学雷锋、做雷锋作为自己的人生追求,沿着雷锋的足迹前行。” 目前,乔婷娇已为数以万计的民众讲解雷锋精神,作学雷锋报告逾千场。 一代代雷锋传人,像一颗颗赤诚的精神种子,把雷锋精神,播撒在祖国大江南北,生根发芽、发展壮大。 新时代,雷锋精神历久弥新,已深深融入我们党、国家、民族、人民的血脉之中。传承雷锋精神,不仅为我们擦亮了道德的坐标,也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凝聚奋进的力量。 习近平总书记对深入开展学雷锋活动作出重要指示强调,新征程上,要深刻把握雷锋精神的时代内涵,更好发挥党员、干部模范带头作用,加强志愿服务保障和支持,不断发展壮大学雷锋志愿服务队伍,让学雷锋在人民群众特别是青少年中蔚然成风,让学雷锋活动融入日常、化作经常,让雷锋精神在新时代绽放更加璀璨的光芒,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凝聚强大力量。 我们坚信,在民族复兴的伟大征程中,雷锋精神必将永续流传、永放光芒。
来源:《求是》2023/06